9月25日下午,G1516宿淮鹽大中修歷經134天奮戰,順利完工。共計完成大修60公里、中修4km及古鹽河、車橋服務區白改黑,共計完成攤鋪8.8萬噸瀝青混合料。
精心謀劃,部署落實
“起步即沖刺,開局即決戰”,道路工程處宿淮鹽大中修項目部超前謀劃,壓實責任、強化全要素管控,扎實有效快速地推進項目開展。一是面對開工初期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,道路工程處領導帶領項目組堅持疫情防控和計劃落實兩手抓,先后召開10余次項目協調會與推進會,列出時間表,明確責任人,持續高標準高質量按時推進各項協調工作,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項目沿線各方的全力支持。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,項目部啟動“加速跑”工作模式,開足馬力、搶抓進度。二是有效整合現有資源,發揮優勢,積極響應宿淮鹽公司“大干六十天,決勝三季度”勞動競賽。本次工程共計投入了2支路面大修隊伍、2支服務區白改黑施工隊伍,300多名施工人員,100臺套機械設備。
落實安全,保駕護航
項目部把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、以人為本、安全發展、全員參與”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落到實處。一是從加強領導、強化指導,明確責任等方面著手,在生產過程中健全和完善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,薄弱環節強化管理,優化運行模式,適應環境變化的工作方針,保障各項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開展。二是積極開展夏季“高溫中暑”、“人員受傷急救”等應急預案的演練,促進現有預案的有效落實,并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總結,并逐步完善流程,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,切實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,保證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迅速反應、處置得當。
全面管控,保障質量
開工前按照規范制訂開工方案,進行方案準備、技術準備、材料準備、現場準備等準備情況的全面質量檢查,對關鍵點、風險點、技術節點等進行質量控制,開展開工前全員質量培訓,進行技術交底、質量交底、風險交底,確保開工時及開工后項目質量。施工過程中牢固樹立“質量第一”的思想,嚴格執行施工質量管控程序,切實把好材料設備進場關、工序質量驗收關、工程質量評定關,確保質量標準不降低。發揮試驗檢測的保障作用,做到嚴格遵守規程、數據真實可靠、資料完整齊全。推進施工標準化,加強“人機料法環”五個方面的同步管控;全面落實工程首件制,貫徹“以工序保分項,以分項保分部,以分部保單位,以單位??傮w”的質量創優保障原則。
技術創新,提質增效
大力推廣應用“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設備”四新技術。一是采用智能施工監控系統,用于施工時全方位監控施工質量,將傳統管理方式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轉變,構建了一個智能化、信息化的養護管理體系;二是采用了無人攤鋪的新工藝,借助人工智能、5G等,實現智能導航和全流程數據協同,壓路機組群協同作業,徹底解決漏壓、欠壓和超壓問題,有效地保障了路面的平整度。三是采用干法SBS混合料,干法SBS改性能耗僅為濕法2%,主要性能平均高30%;四是采用了泡沫溫拌瀝青混合料,改善瀝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,從而使混合料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就可進行拌和、攤鋪和碾壓。五是在服務區大車停車區采用GRAC-13灌入式復合路面及NRP SMA-13路面,有效提高結構層抵抗荷載的能力,提高路面抗車轍能力。六是新購一批振蕩壓路機、振動壓路機、銑刨機及攤鋪機,切實服務宿淮鹽大修工程,為質量保駕護航。
黨建引領,紅色傳橙
項目部第一時間成立“中部片區項目臨時黨支部”,做強戰斗堡壘,為項目提供組織保障。全面開展“黨建跟著項目走,支部建在工地上”特色黨建活動,以“黨建+”點燃黨建“紅引擎”,以“黨建紅”引領蘇式養護“高養橙”。結合項目實際情況,根據黨團員崗位分布特點,組建“黨員技術攻關隊”、“黨員突擊隊”、“青年突擊隊”,把黨團活動融入到項目技術攻關和工程攻堅突擊中,勇挑重擔,強力突擊。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與專項養護工作深度融合,充分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和帶頭引領作用,讓黨旗飄揚在工地上、黨建帶著項目跑,堅守初心不改,廉潔自律,團結拼搏。
宿淮鹽路面大中修養護工程全線完工,極大提升了道路使用性能。下一步我們將在規范化施工、精細化管理方面持續發力,做好四新技術推廣應用,打造品質工程、精品工程,打造好“蘇式養護”品牌,踐行“保障路網品質 暢行美好江蘇”的企業使命,使江蘇高養“養誠護道”的企業文化得以體現。( 道路工程處 陳星宇)